诈骗、囚禁致307人受害3人死亡 台湾检方起诉29人******
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台湾“中央社”报道,台湾检警11月间宣布侦破求职诈骗虐囚案,于淡水、中坜等地救出被害人,并查出3人身亡遭弃尸。士林地检署今天(27日)起诉主嫌陈某、傅某等29名被告,并对陈某、傅某求处无期徒刑。
士林地检署发布新闻稿表示,警方认定傅姓女子等人涉犯私行拘禁致死等罪嫌,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。
检方指出,本案起诉29名被告,其中27名被告羁押中,被害人共计307人,包含因求职被骗遭拘禁者61人、误信投资等诈骗手法而汇款者246人,诈骗金额高达新台币3亿9667万余元。
检方表示,被告等人以精细分工与境外诈骗团伙成员联手,共同对广大不特定民众实施诈欺犯罪,另以各种名目吸引民众提供账户,再以蒙眼、嘴塞毛巾、上手铐、脚以束带捆绑方式强取财物。
检方指出,被告等人将民众囚禁在狭小空间,稍有不从即以暴力对待,并不时在食物中掺入毒品,借以囚禁、凌虐被害人,期间更造成3名被害人死亡,而被告等人为掩饰拘禁致死犯行,又任意遗弃被害人尸体。
检察官考量被告迄今均未赔偿被害人所受损害,对傅姓、陈姓主嫌向法院具体求处无期徒刑,其余被告求处20年至30年不等有期徒刑或从重量刑。
新闻稿同时呼吁民众,在面对高薪或不合理的征才广告时,务必提高警觉,审慎评估,以免受骗上当。
新冠用药期间还能“把酒言欢”吗?专家解答******
受访专家:王宝彦 南京鼓楼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
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“头孢配酒,说走就走”,这已经是深入人心。实际上,很多药都不能和酒一起服用,尤其是家里囤的感冒药、退热药和消炎药。
比如对乙酰氨基酚,它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和四肢酸痛,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物后再饮酒,这会对人的肝脏产生巨大毒性,严重的甚至导致肝衰竭。
再比如布洛芬,它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,但它对于胃肠道黏膜有比较强的刺激作用,酒精可减慢布洛芬的代谢,轻者导致胃部不适、胃痛等症状,重者导致消化道溃疡甚至出血。
最后是抗过敏药,比如苯海拉明或者氯苯那敏,这些药物本身就有一定的抑制大脑活动、抑制呼吸和心跳的作用,与酒精同服时,具有镇静、催眠作用的药物会被人体加速吸收,同时代谢速度也会减慢,轻者导致犯困、眩晕、嗜睡,重者导致呼吸变慢、血压下降甚至是休克。
不仅是这三类药物,简单地说,酒精和药物的组合,一般就两种结果:增加药物毒性或使药物失效,这都会对身体产生或轻或重的不良影响。最安全的做法就是:喝酒不吃药,吃药不喝酒。
策划/制作:张梦凡、蔡琳、党敏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